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美高關稅下實現海外市場爆發式增長

台灣財經05/04 07:02
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美高關稅下實現海外市場爆發式增長

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關稅的背景下,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逆勢增長,第一季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近480%,美洲市場增幅達900%。儘管美國市場售價從22美元上漲至28美元,消費者仍熱衷購買。部分美國零售商如沃爾瑪選擇吸收關稅成本以維持供應鏈穩定。此現象顯示中國文創產業在全球市場的議價能力與韌性。

重點更新

05/04 07:02

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在美高關稅下實現海外市場爆發式增長

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關稅的背景下,中國潮玩品牌泡泡瑪特逆勢增長,第一季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近480%,美洲市場增幅達900%。儘管美國市場售價從22美元上漲至28美元,消費者仍熱衷購買。部分美國零售商如沃爾瑪選擇吸收關稅成本以維持供應鏈穩定。此現象顯示中國文創產業在全球市場的議價能力與韌性。

品牌力與消費者黏性成為關鍵支撐

泡泡瑪特的成功並非偶然。其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品牌所塑造的年輕化審美、IP角色設計與「盲盒」購物體驗,這些元素在全球年輕消費者中引發強烈共鳴。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2025年第一季泡泡瑪特海外市場營收增長近480%,其中美洲市場增幅達900%,歐洲與亞太地區也分別錄得600%與350%的成長。

即使在美國市場面臨高關稅壓力,泡泡瑪特的產品仍具備顯著的溢價能力。其盲盒產品在美國售價從22美元上漲至28美元,仍吸引大量消費者排隊購買。5月2日,一位海外博主在社群平台分享探店影片,形容現場盛況為「殺瘋了」,顯示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熱度未減。

美國零售商選擇「自吞」關稅以維持供應鏈穩定

面對高達145%的進口關稅,美國本土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與塔吉特(Target)等,選擇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業內人士指出,這些企業此舉主要基於三項考量:一是確保供應鏈穩定,避免因臨時斷貨導致品牌聲譽受損;二是維持商品價格競爭力,透過規模效應消化成本;三是與優質供應商保持長期合作關係,避免重新開發供應鏈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與時間成本。

這種市場自適應策略,反映出中國潮玩品牌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不可替代性。河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斌指出,泡泡瑪特等企業具備強大的定價能力與供應鏈多元化策略,展現出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韌性與靈活性。

高關稅下的中國玩具產業「逆風突圍」

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泡泡瑪特並非個案。整體中國玩具產業在此次貿易衝擊中展現出強勁的抗壓能力。中國在以玩具、文具等為代表的小商品產業鏈上,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包括高性價比、快速響應能力與靈活的生產轉移策略。

在美國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後,許多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與Shein受到衝擊,部分平台甚至限制美國用戶瀏覽來自中國的商品。然而,泡泡瑪特的實體與線上銷售渠道仍保持活躍,並未出現明顯斷貨或銷售下滑的情況。

生產轉移與供應鏈多元化策略

泡泡瑪特等企業在面對關稅壓力時,並未單一依賴中國本土生產,而是透過全球生產轉移與供應鏈多元化策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這種策略不僅有助於分散風險,也提升了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靈活應對能力。

李斌指出,這些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已具備高度成熟的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市場的政策變化快速調整生產與物流佈局,這也是其能在高關稅環境下持續擴張的關鍵因素之一。

美國市場實際銷售情況與消費者反應

儘管價格上漲,美國消費者對泡泡瑪特產品的熱情未減。根據報導,泡泡瑪特的潮玩App近期登上蘋果美國應用商店購物類榜首,顯示其在數位渠道的滲透力與品牌吸引力持續增強。

此外,部分美國消費者甚至選擇「打飛的」赴中國掃貨,顯示出對中國潮玩產品的高度偏好與忠誠度。這種消費者行為進一步證明,泡泡瑪特等品牌已成功建立起跨國界的品牌黏性與文化影響力。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