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局長洛夫勒:小企業支持川普關稅政策,挑戰媒體負面報導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局長凱莉·洛夫勒在華盛頓特區的「小企業週」活動中表示,主流媒體對川普關稅政策的批評與小企業的支持相悖。她推動《美國製造業融資法案》,提高貸款上限以支持製造業,並協助企業重塑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洛夫勒強調小企業對川普政策的信心,並指出貸款申請量激增,顯示企業準備擴張。
重點更新
05/06 18:32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局長洛夫勒:小企業支持川普關稅政策,挑戰媒體負面報導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局長凱莉·洛夫勒在華盛頓特區的「小企業週」活動中表示,主流媒體對川普關稅政策的批評與小企業的支持相悖。她推動《美國製造業融資法案》,提高貸款上限以支持製造業,並協助企業重塑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洛夫勒強調小企業對川普政策的信心,並指出貸款申請量激增,顯示企業準備擴張。
小企業的「春天」:與媒體敘事背道而馳的觀察
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小企業週」活動上,洛夫勒接受《Fox News Digital》專訪時表示,主流媒體對川普貿易政策的報導「與她在全國各地聽到的完全相反」。她指出,小企業主普遍對川普的公平貿易政策表示感激,認為這些政策展現了美國對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決心。
「我看到的是製造商和小企業對川普總統的政策充滿信心,」洛夫勒說,「他們準備好投資、擴張、雇用,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一個『美國製造』的時代。」
她強調,小企業佔全美企業總數的99%,創造了三分之二的新工作機會。根據SBA數據,在川普任期初期,小企業貸款申請量激增80%,顯示企業對未來的成長充滿信心。
《美國製造業融資法案》:政策與資金的雙重推進
為回應製造業者對資金的迫切需求,洛夫勒與國會兩黨議員共同推出《美國製造業融資法案》(Made in America Manufacturing Finance Act),提案將SBA 7(a)與504貸款的上限從500萬美元提高至1000萬美元。該法案獲得參議院小企業委員會主席喬尼·恩斯特(Joni Ernst)、眾議院小企業委員會主席羅傑·威廉姆斯(Roger Williams)與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庫恩斯(Chris Coons)等跨黨派支持。
洛夫勒指出,這項改革不僅回應了製造商對資金的實際需求,也與川普政府的減稅與供應鏈重組政策相輔相成。「這不只是政策口號,而是具體正在發生的事實,」她說,「我們正重拾經濟獨立,並將戰略製造能力帶回國內。」
重塑供應鏈:從「中國依賴」到「美國製造」
洛夫勒進一步表示,SBA正積極協助企業進行供應鏈重組,包括「回流美國」(reshoring)與「國內擴張」(onshoring)。她強調,這是川普政府「經濟解放日」(Liberation Day)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擺脫對中國共產黨主導供應鏈的依賴。
「我們正在把製造業帶回主街、帶回皮茲堡、皮奧里亞、小岩城,」她說,「這是一次全國性的經濟轉折。」
這一政策方向與主流媒體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報導形成鮮明對比。根據《Politico》與《聯合報》等媒體報導,川普的關稅政策被批評為導致美元與美債吸引力下降,並可能削弱美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經濟學者如哈佛大學的肯尼斯·羅格夫(Ken Rogoff)更警告,若美元資產轉弱,美國將難以在未來經濟危機中進行有效借貸。
小企業的實際行動:貸款、投資與擴張
儘管外界對關稅政策的批評聲浪不斷,洛夫勒指出,實際上小企業正積極行動。她透露,製造業貸款數量已上升74%,每週平均核發約100筆製造業貸款,顯示企業正準備擴張產能、購置設備與雇用人力。
「小企業不會在沒有信心的情況下借錢,」她說,「我們看到的是,他們正準備好迎接成長。」
她補充,這些貸款多數透過地方貸款機構與SBA擔保的公私合夥模式進行,不會增加納稅人負擔,並可作為其他政府部門效法的典範。
媒體與企業的落差:誰在定義經濟現實?
在媒體報導中,企業如美泰兒(Mattel)對川普關稅政策表達保留,指出雖然已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仍無法避免成本上升與股價波動。然而,洛夫勒強調,這些大型企業的聲音不應掩蓋小企業的實際經驗。
「我們看到的是來自基層的聲音,」她說,「這些企業正是美國經濟的骨幹,他們的觀點值得被聽見。」
她指出,川普的政策已吸引超過8兆美元的投資,雖然多數來自大型企業,但最終將透過承包商流向小企業,進一步擴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