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達成90天降稅協議:玩具業受益,川普推藥價新政引發關注

2025年5月12日,美中在日內瓦達成90天「降稅協議」,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此協議暫緩貿易戰,對美國玩具業有利,但物價波動風險仍存。同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最惠國價格」藥價政策,要求藥廠將美國藥價降至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同,引發製藥業界關注。
重點更新
05/13 15:24
美中達成90天降稅協議:玩具業受益,川普推藥價新政引發關注
2025年5月12日,美中在日內瓦達成90天「降稅協議」,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對美國商品關稅從125%降至10%。此協議暫緩貿易戰,對美國玩具業有利,但物價波動風險仍存。同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推動「最惠國價格」藥價政策,要求藥廠將美國藥價降至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同,引發製藥業界關注。
美中關稅協議內容與背景
根據雙方發布的聯合聲明,美中政府於5月10日至11日在日內瓦舉行高層經貿會談後,於12日宣布達成協議,決定自5月14日起,暫時調降大部分相互加徵的關稅,為期90天。美方將對中國商品的「對等關稅」從125%降至10%,加上原有針對芬太尼的20%關稅,總體稅率降至30%;中方則將報復性關稅從125%降至10%。
此次協議不包括美國早前針對鋼鐵、汽車等特定產業的關稅,也未撤銷針對芬太尼貿易的額外徵稅。川普政府表示,若90天內談判無進展,關稅可能再次上調,但不會回到145%的高峰。
玩具產業反應:從凍結到復甦
對於長期依賴中國製造的美國玩具產業而言,這項協議帶來明顯的正面效應。孩之寶(Hasbro)與美泰兒(Mattel)等主要玩具商的股價在協議公布當日大幅上漲,反映市場對供應鏈恢復的樂觀情緒。根據美銀報告,這兩家公司約有40%的產品來自中國,關稅壓力一度迫使他們調整財測與生產策略。
美國玩具製造商「Basic Fun」執行長Jay Foreman形容:「耶誕節得救了。」他指出,在145%的關稅下,企業幾乎無法出貨,形同禁運;而30%的關稅雖仍具壓力,但至少讓商品得以流通。不過,他也坦言,企業仍需承擔10%至15%的額外成本,最終可能轉嫁至消費者,導致價格上漲。
在中國,部分玩具工廠也迅速恢復生產。光華玩具廠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個月因高關稅導致裁員50%,如今則需加緊趕工以應對出口需求。但業者普遍對未來仍感不安,認為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長期規劃困難。
關稅調降對物價的潛在影響
儘管關稅下調為企業帶來短期紓壓,但物價上漲的風險仍未解除。物流業者指出,30%的關稅對於毛利率僅40%至50%的消費品企業而言仍屬沉重負擔,若再加上運費上升與供應鏈波動,最終可能推高零售價格。
BBC報導指出,部分美國零售商在關稅高漲期間已暫停商品定價與促銷活動,對即將到來的假期銷售季節感到憂慮。如今雖然關稅暫緩,但由於協議具時限性,市場仍籠罩在不確定氛圍中。
川普藥價政策:推動「最惠國價格」制度
與關稅協議同日,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推動「最惠國價格」(Most Favored Nation Pricing)政策,要求藥廠在180天內將美國處方藥價格降至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同水準。若未達成目標,政府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包括開放藥品進口與限制藥廠營運。
川普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不再讓美國人當冤大頭。」他指出,美國藥價通常比其他國家高出近三倍,這項政策將使藥價下降59%至90%。他也批評藥廠將研發成本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形容這是對美國的不公平待遇。
然而,業界對此政策反應不一。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PhRMA)表示,該政策將削弱藥廠利潤,進而影響新藥研發。中間商如CVS則表示支持政府關注藥價問題,但希望能參與政策討論。部分藥廠股價在命令發布後先跌後漲,反映市場對政策執行力與實際影響仍存疑慮。
川普政府的關稅與藥價政策立場
川普政府一貫主張透過高關稅施壓貿易對手,以促進美國製造業與就業。此次「降稅90天」協議雖為暫時讓步,但川普強調,鋼鐵、汽車與鋁等產業的關稅仍將維持,並保留未來再次加稅的可能性。
在藥價方面,川普早於2020年任內即曾提出類似的「最惠國價格」政策,但當時遭法院阻擋,後被拜登政府撤銷。此次重啟該政策,顯示川普在第二任期內對藥價改革的強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