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達成90天關稅暫緩協議:AI供應鏈受益,PC與面板產業仍面臨挑戰

2025年5月12日,美國與中國達成協議,暫緩加徵關稅90天,並大幅下調懲罰性稅率。瑞銀投資銀行台灣研究主管艾藍迪指出,這對市場情緒有正面影響,特別是AI供應鏈。然而,PC、面板等產業仍受匯率波動、提前拉貨和低利潤率影響。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將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從125%降至10%。
重點更新
05/13 10:59
美中達成90天關稅暫緩協議:AI供應鏈受益,PC與面板產業仍面臨挑戰
2025年5月12日,美國與中國達成協議,暫緩加徵關稅90天,並大幅下調懲罰性稅率。瑞銀投資銀行台灣研究主管艾藍迪指出,這對市場情緒有正面影響,特別是AI供應鏈。然而,PC、面板等產業仍受匯率波動、提前拉貨和低利潤率影響。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將關稅從145%降至30%,中國從125%降至10%。
美中關稅協議內容概述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稅從原先最高145%下調至30%,其中包含20%的芬太尼相關產品關稅與10%的基準稅率。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這項暫緩措施為期90天,預計至2025年8月中旬結束,期間雙方將持續進行談判。儘管2025年前的關稅政策仍維持不變,但此次協議象徵雙方在貿易政策上釋出和解訊號。
瑞銀指出,這次關稅下調涵蓋約35%的硬體出貨量與50%的硬體營收,對市場情緒形成顯著提振。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約為4,390億美元,其中超過1,300億美元為科技產品,涵蓋智慧手機、PC、電視、遊戲主機與低階網路設備等。
AI供應鏈:相對穩健的產業板塊
瑞銀認為,AI供應鏈在此次關稅調整中處境相對穩健。艾藍迪指出,AI相關硬體與半導體產品多數已被暫時豁免徵稅,約80%的科技類產品目前不受新增關稅影響。這使得AI供應鏈在面對貿易政策波動時,具備較高的抗壓性。
此外,瑞銀預期,優於預期的關稅結果將在一定程度上擴大科技股投資組合,尤其是與AI硬體部署相關的企業。未來幾個月的產業動態將在即將舉行的Computex與瑞銀亞洲投資論壇中進一步揭示,屆時將有更多關於AI硬體部署進展的具體資訊。
PC與面板產業:面臨多重壓力
相較於AI供應鏈的穩健表現,瑞銀對PC、顯示器無晶圓廠、面板、筆記型電腦ODM與二線晶圓廠等產業則持保守態度。艾藍迪指出,這些產業普遍面臨以下挑戰:
- 匯率波動:新台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變動對出口導向型企業造成不利影響。
- 提前拉貨需求:為因應潛在關稅風險,部分企業提前拉貨,導致後續需求可能出現疲軟。
- 利潤率偏低:上述產業的毛利率普遍不高,難以有效吸收成本上升所帶來的壓力。
此外,儘管中國目前仍占全球筆記型電腦生產比重約74%,但在20%芬太尼關稅的持續影響下,PC出貨量可能受到壓抑,並加速供應鏈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蘋果供應鏈與232條款調查的不確定性
瑞銀也指出,蘋果供應鏈仍面臨潛在波動風險,特別是美國針對半導體與科技產品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出爐。若未來對最終科技產品課徵25%關稅(扣除美國原產部分),將可能進一步壓抑終端需求,對整體科技產業構成壓力。
目前,對等關稅與中國關稅的暫緩執行仍與談判進展緊密掛鉤,未來政策走向仍具不確定性。瑞銀提醒,儘管短期內市場情緒獲得緩解,但中長期仍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對供應鏈的實質影響。
產業觀察與後續關注焦點
根據瑞銀的觀察,智慧手機市場已反映出最壞情境,部分企業的股價與出貨量已提前反應潛在風險。相對而言,AI供應鏈的穩健表現與政策豁免,使其成為目前科技產業中相對具吸引力的板塊。
接下來的產業觀察重點將集中於下週登場的Computex展會與隨後的瑞銀亞洲投資論壇。這兩項活動預計將揭示AI硬體部署的最新進展,並提供更多關於供應鏈調整與產業動態的實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