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逆勢擴展美國市場:台股震盪中穩價搶單,全球布局成護城河

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林詠翔在台股因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波動時,於4月7日宣布不漲價並擴展美國市場,利用美中台製造基地提供轉單與避稅方案。大江已在美中台建立製造基地,並啟動全球擴展策略,強化供應鏈。林詠翔的策略包括維持價格穩定、精準鎖定轉單需求及風險控管,助大江在市場變局中持續成長。
重點更新
04/15 04:20
大江生醫董事長林詠翔逆勢擴展美國市場:台股震盪中穩價搶單,全球布局成護城河
大江生醫(8436)董事長林詠翔在台股因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波動時,於4月7日宣布不漲價並擴展美國市場,利用美中台製造基地提供轉單與避稅方案。大江已在美中台建立製造基地,並啟動全球擴展策略,強化供應鏈。林詠翔的策略包括維持價格穩定、精準鎖定轉單需求及風險控管,助大江在市場變局中持續成長。
全球布局成為關鍵優勢
早在2018年川普首次對中國加徵關稅時,林詠翔便已嗅到風向轉變。他閱讀《商業周刊》對美中貿易戰的分析後,迅速決定在美國鹽湖城設立分公司,並於三年後完成廠區建設。當時業界普遍質疑其高成本投資的必要性,如今卻成為大江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下的護城河。
截至2025年,大江已在美國、中國與台灣三地建立製造基地,並於今年啟動「輕資產全球擴展策略」,積極擴充美國與印度等地產線,強化供應鏈的產能與彈性。這樣的布局讓大江能靈活應對政策變化,協助客戶調度生產據點,將第三地製造產品轉移至當地,深化區域經營。
穩價策略:不漲價反而搶市
在其他代工廠因關稅壓力而調漲價格之際,林詠翔選擇反其道而行。他要求業務團隊維持原定報價,不漲價,並全力爭取美國新客戶。這一策略的核心在於協助客戶在競爭對手漲價時擴大市占,進而帶動大江自身的成長。
「現在不是我們跟客戶之間的零和遊戲,而是要為客戶想他的對手會做什麼?」林詠翔指出,當競爭對手的代工廠因關稅而漲價時,大江若能維持價格穩定,便能幫助客戶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搶占市場。
精準鎖定潛在轉單需求
林詠翔的策略不僅止於價格。他帶領團隊主動取得中國與美國的保健食品進口清單,分析哪些產品可能因關稅而面臨轉單需求。對於中國市場,他鎖定那些從美國進口的保健食品品牌,主動聯繫這些潛在客戶,提供中國或台灣廠的代工服務,協助避稅。同樣地,對於美國市場,他也比對歐洲進口產品,爭取將生產轉移至大江的美國廠。
這種主動出擊的策略,讓大江能在混亂中精準對接客戶痛點,提供具體解方,進一步鞏固與客戶的合作關係。
擴張與風控並行
儘管大江在此波動盪中選擇擴張,但林詠翔也強調風險控管。他計畫擴大美國製造基地,尋找可購併的廠房與公司,並從亞洲購買中古設備以降低資本支出。然而,他也明確指示業務團隊「四月十八日前不要急著出貨」,除非客戶有明確要求,否則應觀察市場變化,避免在不穩定時期貿然出貨造成損失。
此外,大江也不亂接單,未來將專注於兩類客戶:一是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的大型企業,二是重視產品效能、而非一味壓價的中小型品牌。這樣的客戶篩選標準,將有助於大江維持高毛利率與穩定的合作關係。
十九年營收成長,打造穩健基礎
大江生醫自轉型為功能性保健食品與保養品的CDMO以來,已連續十九年營收年增超過三成,並連續九年維持超過四成的毛利率。這樣的成績,來自林詠翔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掌握與前瞻布局。
從一間貿易公司起家,林詠翔在無醫藥與管理背景的情況下,帶領大江成為台灣CDMO領域的代表企業。他的經營哲學是「在客戶需求處發揮優勢」,並強調「彎道超車」的策略思維。當市場陷入恐慌,他選擇衝浪而非躲浪,將危機轉化為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