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升溫:外資下調中國經濟預測,野村重整在華業務

台灣財經04/15 06:23
中美關稅戰升溫:外資下調中國經濟預測,野村重整在華業務

2025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回應以125%報復性關稅,中美貿易戰升級。此舉衝擊全球市場,瑞銀和高盛下調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至3.4%和4%。野村控股縮減中國財富管理部門,轉向券商和資產管理。中美關稅對峙影響中國經濟和外資布局,並引發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重點更新

04/15 06:23

中美關稅戰升溫:外資下調中國經濟預測,野村重整在華業務

2025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145%,中國回應以125%報復性關稅,中美貿易戰升級。此舉衝擊全球市場,瑞銀和高盛下調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至3.4%和4%。野村控股縮減中國財富管理部門,轉向券商和資產管理。中美關稅對峙影響中國經濟和外資布局,並引發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中美關稅戰全面升級 雙方關稅達歷史高點

2025年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達145%的關稅,涵蓋範圍包括半導體、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等。中國則於4月12日正式將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提高至125%。根據《BBC中文》報導,中國商務部表示,若美方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奉陪到底」。

儘管美方於4月11日宣布對部分電子產品實施暫時性豁免,但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強調,這些豁免僅為短期措施,並透露政府正準備針對半導體與整個電子供應鏈展開國家安全關稅調查。特朗普本人也在社群媒體上表示,這些產品「只是轉移至不同的關稅桶中」,否認全面豁免。

瑞銀與高盛下調中國GDP增長預測

面對關稅壓力與外部需求減弱,瑞銀與高盛相繼下調對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的預測。根據《聯合新聞網》與《彭博》報導,瑞銀將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由4%下調至3.4%,並預計2026年進一步放緩至3%。報告指出,儘管中國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但政策效果有限,國內投資與消費仍將持續承壓。

瑞銀同時預測,中國2025年與2026年的CPI通膨率與GDP平減指數將為負值,顯示通縮壓力加劇。該行認為,若當前關稅水準持續,中國GDP增速可能被拖累超過2個百分點,對出口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

高盛則於4月10日將中國2025年GDP增長預測由4.5%下調至4%,2026年預測由4%下調至3.5%。高盛研究部指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至前所未有的水準,並可能擴散至資本市場、科技與地緣政治等戰略領域。高盛亦下調MSCI中國指數與滬深3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點位,反映市場信心受挫。

野村調整中國業務 重心轉向資產管理與券商

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與市場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野村控股也調整其在中國的業務策略。根據《彭博》與《聯合新聞網》報導,野村已大幅縮減其中國財富管理部門,過去兩年裁員約三分之二,並正在為其合資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尋找新任行政總裁。

野村表示,未來將優先發展資產管理與研究業務,並擴大在中國內地的銷售與交易業務。該公司強調,將持續對業務進行重新評估,但未對人事變動或員工人數細節發表評論。自2019年成立以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連年虧損,此次調整被視為對中國市場策略的重大轉向。

出口短期激增 長期壓力仍存

儘管關稅壓力加劇,中國3月出口仍出現短期激增。根據《New York Post》報導,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2.4%,達3139億美元,進口則下降4.3%,貿易順差達1026億美元。分析指出,企業為趕在美國新關稅生效前出貨,導致出口短期飆升。

然而,ING經濟研究報告指出,這種「前置出貨」效應難以持續,預計自4月起中美直接貿易將大幅下滑。中國對美出口的中斷可能導致GDP損失高達3%,根據彭博經濟研究估計,出口總額今年可能下降10%。

勞動力市場與消費信心承壓

高盛指出,極高的美國關稅將對中國勞動力市場造成巨大壓力,估計多達2000萬人(約佔中國勞動力的3%)可能受到對美出口減少的影響。QuantCube Technology的職位空缺指數顯示,過去兩個月中國網上招聘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近30%。長江商學院的調查亦顯示,3月企業招聘計畫指數跌至六個月來最低點。

在消費方面,Morning Consult的調查顯示,2025年初中國消費者情緒較去年有所減弱。儘管政府已表示將轉向刺激消費,但目前政策力度仍有限,家庭信心尚未出現明顯回升。

李顯龍:關稅戰扼殺中美合作

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於4月14日表示,中美關稅戰已嚴重損害雙邊貿易與合作。他指出,極端的關稅措施使商貿活動停滯,連帶影響兩國在其他重要議題上的合作,例如芬太尼管制。他強調,美國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已成為兩黨共識,這場衝突將對全球經濟與多邊貿易體系帶來深遠影響。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