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與關稅政策衝擊經濟:專家建議增加儲蓄,日產預估2024年淨損創新高

台灣財經04/24 18:01
美國通膨與關稅政策衝擊經濟:專家建議增加儲蓄,日產預估2024年淨損創新高

IMF報告顯示,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至1.8%,通膨預估上升至3%。關稅收入短期內或減少財政赤字,但對進口與消費的抑制效應引發關注。專家建議民眾提高緊急預備金至9至12個月。日產預估2024會計年度淨損達7500億日圓,因資產減損、結構改革費用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北美市場銷售。

重點更新

04/24 18:01

美國通膨與關稅政策衝擊經濟:專家建議增加儲蓄,日產預估2024年淨損創新高

IMF報告顯示,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至1.8%,通膨預估上升至3%。關稅收入短期內或減少財政赤字,但對進口與消費的抑制效應引發關注。專家建議民眾提高緊急預備金至9至12個月。日產預估2024會計年度淨損達7500億日圓,因資產減損、結構改革費用及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北美市場銷售。

關稅與通膨:美國經濟的雙重挑戰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估下修至1.8%,較年初預測下調0.9個百分點,其中0.4個百分點的下修歸因於新一輪關稅措施。IMF同時將美國通膨預測從2%上調至3%,並指出關稅政策對物價的推升效應已開始顯現。

儘管如此,IMF也指出,關稅收入的增加可能在短期內有助於縮小財政赤字。2025年美國聯邦赤字預估將降至GDP的6.5%,低於2024年的7.3%。這一改善主要來自於4月初實施的新關稅政策所帶來的額外收入。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5年4月的關稅收入激增逾60%,達到150億美元,創下單月新高。

然而,IMF也警告,關稅收入的穩定性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其效果取決於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反應,以及進口需求的變化。聯準會(Fed)在最新的「褐皮書」中也指出,部分地區已出現物價上漲與經濟活動放緩的情況,企業普遍對未來投資持保守態度,並有裁員計畫。

專家建議:儲蓄優先,調整投資策略

面對通膨與經濟不確定性,財務專家建議民眾應強化財務防線。理財作家Ramit Sethi指出,過去建議準備3至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已不足應對當前風險,應提高至9至12個月。財務規劃師Matthew Saneholtz也表示,若所處產業有裁員風險,更應提前準備。

專家建議的快速儲蓄策略包括:

  • 減少非必要支出,如外食、旅遊與購物;
  • 暫停大額消費,如購車或裝修;
  • 只償還最低標準的低利債務,將資金轉入儲蓄;
  • 降低投資比例,特別是尚未準備好一年生活費者。

此外,專家也建議使用高利息活儲帳戶、自動化儲蓄機制,以及設定小目標逐步累積資金。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5年調查,約42%的美國人沒有緊急預備金,40%無法應付1000美元的突發開支,顯示財務脆弱性普遍存在。

日產預估2024年淨損創新高

在全球經濟動盪與貿易政策變化的背景下,企業也面臨嚴峻挑戰。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於4月24日宣布,預估截至2025年3月底的2024會計年度將出現7000億至7500億日圓(約49.1億至53億美元)的淨損,創下公司歷史新高,超越1999年度的6843億日圓紀錄。

日產原先在2024年2月預估全年淨損為800億日圓,但因資產減損與結構改革費用大幅增加,導致虧損預估急遽擴大。根據公司說明,僅資產減損損失就超過5000億日圓,主要來自北美與日本工廠的資產重估;裁員與重組費用則超過600億日圓。

此外,日產2024年度全球汽車銷售量為355萬輛,較前一年度減少3%,也低於原定目標5萬輛。經營利潤預估為850億日圓,較前一年度大減85%,營業額則微幅下降至12兆6000億日圓。

日產指出,北美市場銷售疲弱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美國川普政府對進口車加徵關稅的政策也對其業績造成壓力。儘管日產計畫將部分在日本九州工廠生產、原本銷往美國的車種轉移至美國本地生產,但公司坦言,這項調整對業績改善的效果有限。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