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2025年首季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股價因業績超預期上漲6%

台灣財經04/24 09:02
波音2025年首季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股價因業績超預期上漲6%

波音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財報中,儘管中美貿易緊張導致中國暫停接收新飛機,仍因商用機交付量增加和營運效率提升,將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逾九成。受此影響,波音股價於4月23日上漲6.06%。執行長奧特伯格表示,公司正推進復甦計畫,並將2025年視為轉型關鍵年。

重點更新

04/24 09:02

波音2025年首季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股價因業績超預期上漲6%

波音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財報中,儘管中美貿易緊張導致中國暫停接收新飛機,仍因商用機交付量增加和營運效率提升,將虧損縮小至3,1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逾九成。受此影響,波音股價於4月23日上漲6.06%。執行長奧特伯格表示,公司正推進復甦計畫,並將2025年視為轉型關鍵年。

商用機交付量激增 營收年增18%

根據波音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財報,該公司營收達19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5.7億美元成長18%,主要受惠於商用飛機交付量從83架大幅提升至130架。商用航空部門營收年增75%,達81億美元,成為推動整體業績的主力。

儘管面臨供應鏈瓶頸與品質監管壓力,波音仍成功控制成本,將核心每股虧損壓低至0.49美元,遠優於市場預期的1.29美元虧損,也較去年同期的1.13美元虧損大幅改善。淨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3.55億美元縮小至3,100萬美元。

自由現金流改善 國防部門重返獲利

投資人關注的自由現金流(FCF)亦出現明顯改善。第一季自由現金流赤字為22.9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34.2億美元赤字,也較去年同期的39億美元赤字大幅縮小。營運現金流則為負16億美元。

波音旗下國防、太空與安全部門在連續三季虧損後,於本季恢復獲利,營業利潤達1.55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51億美元。該部門營收為63億美元,雖年減9%,但獲得美國空軍F-47新型戰機合約,為未來營運注入利多。

中美貿易緊張升溫 中國暫停接收新機

然而,波音的國際業務仍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執行長奧特伯格證實,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已暫停接收新飛機。原定交付中國的三架737 MAX中,有兩架已被迫飛回美國。奧特伯格指出,中國市場約占波音商用機積壓訂單的10%,今年原計劃交付約50架飛機。

「我們不會讓這件事影響公司的復甦,」奧特伯格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如果中國客戶不接收,我們會將飛機轉交給其他有需求的航空公司。」

目前波音已接獲來自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查詢,準備接手原本預定交付中國的飛機。奧特伯格強調,公司正與白宮保持密切溝通,並密切關注歐洲可能採取的報復性關稅措施。

聚焦737 MAX產能提升 盼下半年現金流轉正

波音將737 MAX視為現金流回升的關鍵。該公司計畫在2025年底前,將737 MAX的月產量從1月的水準提高至38架,達到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設定的上限。奧特伯格表示,若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波音將進一步申請將產能提升至每月42架。

此外,波音也積極出售非核心資產以強化財務結構。4月22日,波音宣布以105.5億美元現金,將旗下數位航空解決方案業務(包括導航公司Jeppesen)出售給私募基金Thoma Bravo。首席財務官Brian West表示,這筆交易將有助於減債與專注本業。

奧特伯格在致員工信中指出:「我們正朝正確方向邁進,從飛機交付到下一代戰機的關鍵勝利,我們的復甦計畫在四大重點領域皆取得進展。」

市場反應熱烈 股價創一個月新高

受財報優於預期與產能提升計畫激勵,波音股價於4月23日盤中一度大漲8.7%,觸及176.58美元,終場收漲6.06%,報172.37美元,創下自3月28日以來新高,並成為當日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中表現最佳者。年初以來,波音股價跌幅已縮小至2.62%。

分析師普遍認為,波音本季財報雖仍呈虧損,但虧損幅度明顯縮小,加上現金流改善與產能回升,為公司復甦提供了實質支撐。儘管中美貿易局勢仍具不確定性,波音展現出在逆境中穩健推進營運的能力。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