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緩和:川普考慮調降關稅,CBOT農產品期貨因乙醇需求上升而上漲

台灣財經04/24 23:02
美中關稅戰緩和:川普考慮調降關稅,CBOT農產品期貨因乙醇需求上升而上漲

2025年4月下旬,美中貿易戰出現降溫跡象。美國總統川普考慮調降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並可能採取分級課稅制度;中國海關據傳已通知部分美製晶片免徵125%的報復性關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三大農產品期貨上漲,因美國乙醇產量創三週新高、玉米使用量增加、乙醇庫存下降,以及中國玉米進口來源多元化影響美國出口。

重點更新

04/24 23:02

美中關稅戰緩和:川普考慮調降關稅,CBOT農產品期貨因乙醇需求上升而上漲

2025年4月下旬,美中貿易戰出現降溫跡象。美國總統川普考慮調降對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並可能採取分級課稅制度;中國海關據傳已通知部分美製晶片免徵125%的報復性關稅。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三大農產品期貨上漲,因美國乙醇產量創三週新高、玉米使用量增加、乙醇庫存下降,以及中國玉米進口來源多元化影響美國出口。

美中關稅政策出現調整訊號

美中貿易戰自2018年以來持續升溫,雙方互徵高額關稅。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目前對中國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已達145%,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則提高至125%。然而,近期雙方均釋出緩和訊號。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3日表示,現行對中國商品的高關稅「不會是最終版本」,並透露關稅可能「大幅下降」,稅率可能調整至50%至65%之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亦指出,145%的關稅水準「不可持續」,暗示政策可能轉向。

與此同時,中國方面也傳出釋出善意。據《快科技》報導,中國海關已內部通知,針對部分美國產晶片(如HS CODE 854231、854233、854239)免徵125%的報復性關稅。僅對具有存取功能的854232晶片維持課稅。雖然官方尚未正式公告,但多家企業已接獲地方海關通知,包括昆山、中山與深圳等地。

CBOT農產品期貨上漲,乙醇需求成關鍵推力

在貿易政策出現轉變之際,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於4月24日全面上漲。7月玉米期貨上漲1%至每英斗4.84美元,7月小麥上漲0.2%至5.4450美元,7月黃豆上漲1.1%至10.62美元。市場分析指出,除了貿易戰緩和預期外,來自中國以外地區的需求增長預期亦為主要推動力。

美國能源部4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當週,美國乙醇日均產量達103.3萬桶,創下三週新高,較前週增加2.1%,較去年同期增加8.3%。估計當週用於乙醇生產的玉米使用量為1.085億英斗。美國農業部預估,2024/25年度乙醇用玉米總量將達55億英斗,佔國內玉米消費量的43%。

此外,乙醇摻混日均淨投入量也上升至92.1萬桶,為需求提供支撐。汽油日均需求亦從前週的846.2萬桶增至941.4萬桶,為去年同期的842.3萬桶之上。乙醇摻混率維持在10.3%,符合美國E10汽油標準。

乙醇庫存下降與出口變化

乙醇庫存方面,截至4月18日,美國乙醇總庫存量下降130萬桶至2,550萬桶。其中,中西部地區庫存減少50萬桶至1,060萬桶,墨西哥灣區與西岸地區分別減少50萬桶與20萬桶。這一庫存下降趨勢反映出內需穩定與供應調整。

然而,乙醇出口則出現下滑。當週乙醇日均出口量為7.5萬桶,較前週減少6.2萬桶或2.1%。儘管如此,2024/25年度上半年美國乙醇出口總量已突破10億加侖,較去年同期成長27%。

中國玉米進口多元化影響美國出口

儘管乙醇需求強勁,但美國玉米出口面臨挑戰。自2018年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積極推動玉米進口來源多元化。2023年,中國自巴西與烏克蘭進口的玉米分別佔總進口量的46.5%與35%,而美國的市佔率已降至16%。

這一趨勢對美國玉米出口商構成壓力,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需求波動或政策變動的情況下。若中國進一步減少自美進口,將迫使美國出口商尋找其他替代市場。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