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4月製造業數據影響降息預期,美國債券市場下滑

台灣財經05/01 18:32
美國4月製造業數據影響降息預期,美國債券市場下滑

美國4月製造業活動萎縮幅度小於預期,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8.7,優於預估的47.9,導致市場對聯準會年內降息預期調整。美國國債殖利率自低點反彈,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至4.208%。聯邦基金期貨顯示6月降息機率降至58%。此變化顯示市場對經濟數據的敏感度及政策預期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重點更新

05/01 18:32

美國4月製造業數據影響降息預期,美國債券市場下滑

美國4月製造業活動萎縮幅度小於預期,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8.7,優於預估的47.9,導致市場對聯準會年內降息預期調整。美國國債殖利率自低點反彈,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升至4.208%。聯邦基金期貨顯示6月降息機率降至58%。此變化顯示市場對經濟數據的敏感度及政策預期對債券市場的影響。

製造業數據低迷但優於預期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5月1日公布的數據,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報48.7,低於3月的49,為2023年11月以來最低,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47.9。該指數連續第三個月處於50以下的萎縮區間,顯示製造業活動持續收縮。

細項數據顯示,生產指數大幅下滑至44.0,創下2020年疫情高峰以來最大跌幅;新訂單指數報47.2,雖較前月的45.2略有回升,但仍處於收縮區間;就業指數則報46.5,亦低於榮枯線。出口訂單與未完成訂單指數雙雙下滑,反映外部需求疲弱與產能利用率下降。

儘管整體數據顯示製造業動能疲弱,但由於結果略優於市場預期,市場解讀為「不如預期糟糕」,進而影響對聯準會政策走向的預期。

關稅與成本壓力持續影響企業信心

報告指出,製造商普遍面臨進口成本上升與關稅壓力。一家電子零件公司表示:「中國進口價格大幅攀升,我們無法轉嫁給客戶,許多報價乾脆直接作廢。」化學業者也坦言:「一階供應商直接課我們關稅,二階供應商則轉嫁額外費用,幾乎無處可逃。」

ISM價格指數升至69.8,為2022年6月以來最高,顯示原物料與物流成本壓力仍在升溫。儘管需求疲弱,企業仍面臨通膨壓力,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標普全球(S&P Global)製造業PMI也從初值50.7下修至50.2,與3月持平,低於預期的50.5。該報告指出,企業信心降至10個月低點,反映對未來營運環境的擔憂。

債券市場反應:殖利率自低點反彈

在製造業數據公布後,美國國債市場出現明顯反應。根據《Bloomberg》報導,儘管ISM指數顯示製造業萎縮,但由於數據優於預期,投資人對聯準會年內降息的押注略有回落,導致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3.3個基點,報4.208%,此前一度觸及4.124%,為4月7日以來最低。2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1個基點至3.631%,早前曾跌至3.558%,同樣為三週低點。殖利率曲線方面,2年與10年期利差擴大至57個基點,顯示市場對短期利率預期略有調整。

根據CME FedWatch工具,聯邦基金期貨顯示6月降息的機率從早前的68%降至58%,而5月6日至7日會議降息的機率僅為5%。這反映出市場對聯準會短期內政策轉向的預期有所降溫。

勞動市場與其他經濟數據交織影響預期

與此同時,勞工部公布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意外增加1.8萬人至24.1萬人,為2月以來最高,連續請領人數也升至192萬人,創2021年以來新高。這一數據顯示勞動市場可能開始降溫,與製造業就業指數的疲弱相呼應。

此外,第一季GDP初值顯示美國經濟萎縮0.3%,為三年來首見負增長。分析指出,企業為避開新一輪關稅而提前進口,導致貿易逆差擴大,拖累整體經濟表現。

儘管如此,市場仍在等待更多「硬數據」來確認經濟是否真正轉弱。FHN Financial宏觀策略師Will Compernolle指出:「如果排除情緒調查與企業財報電話會議等軟性訊號,目前還沒有硬數據明確顯示聯準會必須立即降息。」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