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重創SHEIN與Temu:價格飆升、供應鏈重組及應用排名下滑

台灣財經05/02 09:03
美國關稅政策重創SHEIN與Temu:價格飆升、供應鏈重組及應用排名下滑

自2025年5月2日起,美國取消對中國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並徵收高達120%的進口稅或每件100美元的固定稅額,對中國跨境電商平台SHEIN與Temu造成重大影響。兩平台商品價格上漲40%至100%,Temu轉向本地倉模式,幾乎下架中國直發商品。廣告投放減少,導致應用商店排名下滑。此政策變動迫使消費者轉向本地平台,影響其購物行為。

重點更新

05/02 09:03

美國關稅政策重創SHEIN與Temu:價格飆升、供應鏈重組及應用排名下滑

自2025年5月2日起,美國取消對中國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並徵收高達120%的進口稅或每件100美元的固定稅額,對中國跨境電商平台SHEIN與Temu造成重大影響。兩平台商品價格上漲40%至100%,Temu轉向本地倉模式,幾乎下架中國直發商品。廣告投放減少,導致應用商店排名下滑。此政策變動迫使消費者轉向本地平台,影響其購物行為。

商品價格飆升:漲幅高達100%,消費者感受明顯

在美國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前夕,SHEIN與Temu已於4月25日同步調整美國站商品價格。根據中國電商定價與銷售追蹤平台Geekbi的數據,兩平台部分商品價格上漲幅度達40%至100%。例如,一位消費者指出,原價19美元的Shein運動套裝在短短兩天內漲至41美元,幾乎翻倍;另一位Temu用戶則發現,129元的商品竟需支付183元的進口稅,稅金高於商品本身。

Temu在初期嘗試於結帳頁面單獨列出進口稅費,但因稅額過高引發消費者反彈,近期已轉為僅展示「本地倉」商品,即已預先進口至美國、無需額外進口稅的商品。SHEIN則仍保留部分中國直發商品,但未在價格中單獨列出關稅影響。

供應鏈重組:Temu大陸直發商品幾乎消失,轉向美國倉儲

Temu的供應鏈策略出現重大轉變。根據《華爾街日報》與《Wired》報導,Temu已幾乎全面下架所有從中國直接發貨的商品,改為展示標註為「本地」的商品。這些商品已由賣家提前進口至美國,存放於當地倉庫,進口稅已預先繳納,避免消費者在結帳時面臨額外稅費。

Temu此舉不僅是為了降低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也反映出平台對高額關稅政策的快速應對。據悉,Temu早在2月便要求中國供應商提前將商品批量運往美國倉庫,並開始招募美國本地商家,計畫未來僅銷售本地商品。

SHEIN方面,雖仍保留部分中國直發商品,但也在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據報導,其供應商已開始在越南、土耳其、摩洛哥等地設廠,以分散風險。

廣告投放驟減:Google廣告幾近消失

廣告投放方面,SHEIN與Temu在美國市場的曝光度大幅下降。根據廣告公司Tinuiti的數據,4月初,Google搜尋結果中每五則廣告就有一則來自這兩家平台,但截至5月初,兩者的廣告已幾乎從Google網路中消失。

此外,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YouTube等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自3月31日至4月13日間,較前30天平均減少31%;SHEIN則減少19%。這一策略調整可能與平台試圖控制成本、應對銷售下滑有關。

應用商店排名下滑:從榜首跌至第6與第11位

受價格上漲與廣告曝光減少影響,SHEIN與Temu在美國應用商店的排名也出現明顯下滑。根據《ETtoday》與《AASTOCKS》報導,截至5月1日,SHEIN與Temu在美國App Store購物類應用的排名已分別降至第6位與第11位,遠低於過去兩年穩居前列的表現。

消費者行為轉變:從「撿便宜」到「精打細算」

面對價格與稅費雙重壓力,消費者購物行為也出現轉變。部分用戶表示,已開始轉向本地平台或選擇「美國倉」商品,以避免被課高額關稅。一位家長指出,從中國寄送兩件禮服給女兒參加畢業典禮,物流費竟高達1300元人民幣,迫使她改用美國本地平台購物。

此外,Temu與Shein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有分析指出,Temu與亞馬遜的價格差距已從原本的20%-30%縮小至10%-15%,部分品類甚至出現銷售量下滑30%以上。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