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企業面臨關稅壓力:蘋果成本暴增、麥當勞銷售下滑,商界呼籲政策調整

台灣財經05/02 15:30
美國企業面臨關稅壓力:蘋果成本暴增、麥當勞銷售下滑,商界呼籲政策調整

美國對中國及其他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導致企業面臨成本壓力和消費疲軟。蘋果預估下一季因關稅增加9億美元成本,麥當勞同店銷售連續兩季下滑3.6%。商界呼籲設立關稅豁免機制以避免經濟損害,已有超過180家企業提出豁免申請。川普政府的豁免程序缺乏透明度,企業界要求更明確的政策回應。

重點更新

05/02 15:30

美國企業面臨關稅壓力:蘋果成本暴增、麥當勞銷售下滑,商界呼籲政策調整

美國對中國及其他貿易夥伴加徵高額關稅,導致企業面臨成本壓力和消費疲軟。蘋果預估下一季因關稅增加9億美元成本,麥當勞同店銷售連續兩季下滑3.6%。商界呼籲設立關稅豁免機制以避免經濟損害,已有超過180家企業提出豁免申請。川普政府的豁免程序缺乏透明度,企業界要求更明確的政策回應。

蘋果:關稅成本激增,9億美元壓力浮現

蘋果公司在最新財報中指出,儘管本季銷售表現優於預期,但下一季將面臨來自關稅的額外成本壓力,預估將增加9億美元。這筆成本主要來自於對中國製造零組件與成品的進口稅負,尤其是iPhone與其他核心產品。

CNN記者Anna Stewart指出,蘋果在美洲地區的銷售額本季成長8%,可能與消費者趕在關稅生效前搶購產品有關。然而,這種提前消費的現象也意味著未來銷售可能出現疲軟,尤其在價格上漲的預期下,消費者購買意願可能進一步下降。

麥當勞:消費者縮手,銷售創疫情以來最差

作為美國消費者支出風向球的麥當勞,也無法倖免於經濟壓力。根據公司公布的第一季財報,美國同店銷售連續兩季下滑,最新跌幅達3.6%,為疫情以來最嚴重的表現。

麥當勞財務長Ian Borden坦言:「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光顧的次數愈來愈少,這說明了消費者的壓力。」執行長Chris Kempczinski進一步指出,低收入消費者的客流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近兩位數,而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也出現類似趨勢,顯示經濟壓力正全面擴散。

這一趨勢並非麥當勞獨有。Chipotle、星巴克、必勝客、肯德基等連鎖餐飲品牌也都在近期財報中指出,消費者支出明顯放緩,交易量下降,顧客減少外出用餐的頻率。

小企業與製造業:成本上升、供應鏈受阻

不僅是大型企業,小型進口商與製造業者也正面臨嚴峻挑戰。以洛杉磯一家假髮店為例,業者Daniel Tokko表示,其店內90%的商品來自中國,幾乎每天都接到顧客詢問是否會漲價。他坦言:「我們所有假髮100%是『真髮髮束』,代表我們的產品是海外生產。未來很難不受到影響。」

全國製造商協會(NAM)指出,美國約六成進口為製造業投入品,關稅直接推高生產成本。通用汽車也預估,關稅將使其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增加40億至50億美元的成本,並因此下修獲利展望。

商界呼籲:設立關稅豁免機制,避免不可彌補損害

面對企業界的壓力,美國商會已正式致函白宮,呼籲設立自動關稅豁免機制。商會執行長Suzanne Clark在信中指出:「即使貿易協議談判只需數週或數月,小企業恐怕也無法撐過這段空窗期,將遭受無法彌補的傷害。」

信中強調,對於無法在美國生產、且無國內替代品的商品,應給予自動豁免,並設立快速審查機制。Clark在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我們已被小企業老闆的求助訊息淹沒,大家都在為掙扎求存發愁。」

目前已有超過180家企業提出1,111件個別豁免申請,包括特斯拉、福特、日立等知名企業。這些申請多集中於中國製機械與零組件,但川普政府尚未明確回應是否會啟動評估程序。

政策回應與企業遊說:豁免程序仍不透明

儘管川普政府近期對部分汽車零組件與電子產品實施關稅豁免,但整體豁免程序仍缺乏透明度。根據《聯合報》報導,川普政府目前多透過非正式管道回應企業執行長的個別遊說,讓其他企業感到挫折。

財政部長貝森特則提出稅務抵減構想,作為對製造業的補償措施。前貿易代表賴海哲也暗示,川普第二任期可能會重啟類似第一任期的豁免流程。

消費者信心下滑,經濟前景不明

根據CNN民調,高達69%的美國人認為未來一年可能陷入經濟衰退。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降至疫情以來最低點。儘管副總統范斯仍強調「美國製造業黃金時代已經開始」,但企業與消費者的實際感受卻顯示出明顯的經濟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界的訴求愈發明確:在貿易談判尚未達成前,政府應儘速提供制度化的關稅豁免與成本緩解機制,以避免更多企業陷入經營困境。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