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車因美國關稅政策下調2025年預測,預計成本衝擊達50億美元

台灣財經05/01 12:31
通用汽車因美國關稅政策下調2025年預測,預計成本衝擊達50億美元

通用汽車(GM)下調2025年財務預測,因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件實施25%關稅,預計增加50億美元成本。此舉影響GM利潤預期,迫使其暫停股票回購計畫並撤回全年財測。美國取消中國商品的「de minimis」免稅條款,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電商賣家造成壓力,顯示美國貿易政策變動對企業運營的影響。

重點更新

05/01 12:31

通用汽車因美國關稅政策下調2025年預測,預計成本衝擊達50億美元

通用汽車(GM)下調2025年財務預測,因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件實施25%關稅,預計增加50億美元成本。此舉影響GM利潤預期,迫使其暫停股票回購計畫並撤回全年財測。美國取消中國商品的「de minimis」免稅條款,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電商賣家造成壓力,顯示美國貿易政策變動對企業運營的影響。

GM下調2025年財測,關稅成本高達50億美元

通用汽車於本週宣布,將2025年全年調整後息稅前盈餘(EBIT)預測從原先的137億至157億美元,下調至100億至125億美元。公司指出,這一修正反映了預期中與關稅相關的40億至50億美元成本壓力。這些關稅主要來自美國政府於2025年4月實施的25%汽車及零件進口稅,涵蓋來自墨西哥、韓國等地的組裝車輛與零組件。

GM財務長Paul Jacobson表示:「原先的財測未納入關稅影響,因此無法再作為可靠依據。我們將在獲得更多資訊後更新預測。」他補充指出,這些關稅對公司利潤的潛在衝擊「可能是重大的」。

根據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 CAR)的估算,這項關稅政策將使美國汽車製造商在2025年面臨約108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其中底特律三大車廠(GM、Ford、Stellantis)將承擔約420億美元。平均而言,每輛進口車的零件成本將增加約4,911美元,整車成本則上升至8,641美元。

關稅政策導致企業規劃中斷,GM暫停股票回購與財測

儘管GM在2025年第一季的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營收達440.2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估的432.6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為2.78美元,也高於預期的2.61美元,但公司仍決定暫停原定的4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並撤回全年財測。

Jacobson指出,除了關稅壓力外,第一季一場供應商工廠火災也限制了高利潤SUV的生產,進一步影響了公司表現。他強調:「我們正與政府進行建設性對話,但目前的政策不確定性使得我們無法提供具體的全年展望。」

中國進口商品免稅條款取消,電商賣家面臨新挑戰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30日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針對中國與香港製造商品的「de minimis」免稅條款。該條款原允許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免稅進口至美國,廣泛應用於Shein、Temu等中國電商平台,以及Etsy、eBay等美國本地賣家。

此舉被川普政府形容為「關閉漏洞」,並與打擊芬太尼走私有關。然而,這項政策改變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中小型電商業者造成重大衝擊。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許多美加地區的獨立賣家表示,他們的業務模式建立在低成本進口基礎上,關稅實施後將面臨成本上升與銷售下滑的雙重壓力。

GM與政府持續對話,強調靈活應對政策變動

在致股東的信中,GM執行長Mary Barra表示,公司將持續與川普政府保持密切對話,並密切關注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展。她寫道:「我們將保持靈活與紀律,並在獲得更多資訊後及時更新各位。」

儘管川普政府近期對部分關稅政策進行調整,例如允許在美國境內組裝的車輛獲得部分關稅抵免,但整體政策方向仍對汽車產業構成壓力。GM與其他車廠如Stellantis與Mercedes-Benz皆已暫停2025年財測,反映出整體產業對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