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專家建議依實價行情出價,蛋黃區與蛋白區策略不同

台灣財經05/04 06:00
台灣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專家建議依實價行情出價,蛋黃區與蛋白區策略不同

台灣房市因央行限貸政策、預售屋禁止換約及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影響,轉為買方市場。專家建議購屋者依實價登錄資料出價,蛋黃區參考近一年最低成交價,蛋白區則考量屋主成本,爭取平轉或賠售。豪宅稅新制影響屋主售價策略,提供買方議價空間。中古屋因價格與地段優勢成為市場焦點。

重點更新

05/04 06:00

台灣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專家建議依實價行情出價,蛋黃區與蛋白區策略不同

台灣房市因央行限貸政策、預售屋禁止換約及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影響,轉為買方市場。專家建議購屋者依實價登錄資料出價,蛋黃區參考近一年最低成交價,蛋白區則考量屋主成本,爭取平轉或賠售。豪宅稅新制影響屋主售價策略,提供買方議價空間。中古屋因價格與地段優勢成為市場焦點。

市場轉向:從賣方市場走入買方主導

過去幾年,台灣房市在低利環境與資金寬鬆下快速升溫,購屋者往往只能依屋主開價略作議價,甚至「砍個零頭」就成交。然而,根據《我家網》與多家房產平台統計,自2023年12月起,全台中古屋待售案件數量連續三個月飆升,至2025年初已突破9.5萬戶,幾乎與新建案市場供給量持平,顯示市場供給壓力浮現,買方心態也隨之轉變。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當前市場已明顯轉為買方市場,購屋者不應再以屋主開價為基準,而應依據實價登錄資料進行出價。他強調:「現在買房若不懂殺價,只能說是冤大頭。」

出價策略一:蛋黃區以近一年最低成交價為依據

蛋黃區因地段佳、生活機能成熟,長期以來議價空間有限。然而,隨著總價高漲、買盤受限,尤其是大坪數與套房產品受央行限貸政策影響,買氣明顯下滑,反而成為議價空間最大的區域之一。

陳傑鳴建議,購屋者在蛋黃區出價時,可參考社區或區域近一年成交的最低價格作為出價基準,並以低於近一年成交均價為目標。他指出:「若能用新屋價格買到預售屋,或用預售屋價格買到成屋,這就是好買價。」

此外,房產專家陳益盛也提醒,若遇到稀缺產品釋出,如捷運周邊公寓或具都更潛力的老屋,應在確認付款能力與貸款條件後,於合理價位果斷出手,避免錯失良機。

出價策略二:蛋白區斟酌屋主成本,爭取平轉或賠售

相較於蛋黃區,蛋白區與新興重劃區近年因題材炒作與推案量大,房價漲幅驚人,但實質購買力未必跟上。隨著市場買氣降溫,建商與投資客壓力加劇,讓價空間更大。

陳傑鳴指出,購屋者在蛋白區出價時,應先至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查詢該物件或社區的歷史成交紀錄,進一步推估屋主取得成本,再斟酌出價。他建議:「目標是以平轉價格取得,若能談到賠售價更好。」

此外,財政部於2025年2月19日實施的豪宅稅新制,也影響部分屋主的售價策略。根據新制,台北市每坪單價超過120萬元即列入課稅門檻,若屋主於2012年前取得房屋且無成本紀錄,為避免稅負增加,可能會壓低售價或調整車位價格,這些都是買方可利用的議價空間。

專家提醒:避免盲目追價,掌握實價資料是關鍵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專家普遍不建議購屋者盲目追價。陳傑鳴強調:「現在情勢反轉,買房套牢風險升高,不用再考慮屋主開價,而是該依實價行情來殺價,以不創高為基本原則。」

陳益盛則提出「選區位、換產品、大膽出價」三步驟策略。他建議,購屋者應先選定理想區位與產品類型,並在市場信心不足時進場,掌握議價空間。他也提醒,房地產不同於股票,不適合短期進出,應以長期持有、穩定收益為目標。

中古屋成為市場焦點,議價空間更大

在政策與資金雙重壓力下,預售屋與新成屋市場買氣持續低迷,反而帶動中古屋市場逆勢成長。根據《我家網》報告,台北市新成屋每坪均價已突破百萬元,而中古屋則便宜約25至30萬元,總價門檻低、議價空間大,吸引首購族與中產階層轉向中古市場。

《我家網》協理王如華指出,儘管中古屋在屋齡與設備上不如新建案,但在地段、價格與彈性上更具優勢,尤其是位於精華地段的老屋,因具備都更或危老重建潛力,仍能獲得銀行高估價支持,成為買方布局的熱門選項。

References

大家都在問...